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近日,2024年前三季度广东省金融数据出炉,9月末,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28.3万亿元、同比增长5.2%。从细分领域贷款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广东信贷结构转型步伐加快,信贷资源重点流向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
9月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1856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22.8%。可以看出,科技金融信贷投入增速一马当先,明显快于全部贷款增速。
当前,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的热土上,金融与科技产业正发生着美妙的化学反应,各类金融机构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优势禀赋积极推动科技金融新模式探索,带来旺盛的发展活力。
这背后,离不开逐渐完善的制度建设和不断强化的政策引导。据了解,为扎实推进科技金融落地见效,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加快推进科技、产业和金融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政策保障、资金直达、拓宽渠道、服务驱动、专营机构等五方面发力,引导金融资源加速向科技领域聚集。
在政策保障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结合广东实际印发《广东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股权、债权、信贷以及多种融资方式综合运用等四方面制定20条政策措施,致力于打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广东样板”。同时,联合相关部门起草《广东省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管理办法》,完善配套政策支持,推动银行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
在资金直达方面,创设“粤科融”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专门用于支持辖内科技创新企业,截至2024年9月末,已累计投放60亿元“粤科融”支小再贷款,其中超过七成的贷款为信用或保证类贷款,惠及1600多家科技创新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加快落地,目前累计对备选清单内科技型企业授信10.9亿元、已放款7.3亿元。
在拓宽渠道方面,积极支持科技型企业发行混合型科创票据,根据混合型科创票据利息与科创项目收益挂钩的特点,积极拓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持。2023年以来,推动企业发行科创票据730.64亿元,规模居全国第6位。
在服务驱动方面,探索建立了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缺口介入机制”,通过“工具—画像—产品—补偿”链式组合多种金融工具,补足科技企业融资“缺口”。联合各地市分行梳理发布超1000款科技创新领域信贷产品汇编,有效扩大科技信贷政策的知晓度和惠及面。
在专营机构方面,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搭建科技金融部等特色专营机构,打造科创企业专业服务团队,完善科创金融信贷审批授权专属流程、信用评价模型和“技术流”专属评价体系。截至目前,广东辖内银行机构共设立科技支行188个。
一系列举措推动今年以来广东科技金融信贷增速走在各项贷款前列,而进入四季度,广东科技金融再迎重要发展机遇。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重点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的通知》,其中提到,指导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等科技要素密集地区做好科技金融服务。
作为科技要素密集的重点地区,大湾区有其科技创新发展基础: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研发投入强度高,高端制造业和创新型企业产业体系完善,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大湾区如何实现率先构建适应科技创新的科技金融体制,承担起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使命责任,将成为下一阶段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焦点、重点。
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莹
统筹:任先博 戴越
执行统筹:徐劲聪 柴华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 黄顺威 彭乐怡 马青 刘兰兰宣城股票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