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汤夹层锅食堂蒸汽夹层锅封闭式夹层锅 大型卤煮夹层锅供应朝天锅是潍坊的一种特色吃食,通常就是用单饼来卷肉类或者是炒好的蔬菜等的,有独立的便频频器是可以控制的炒股什么是杠杆原理,这个咱们出厂之前都是经过了编程的,如果是产品过大比如说整只鸡鸭或者是一整个猪头肉之类的就不能做的多了,主要是倒料比较方便的,熬粥啊、煮汤啊、化糖啊、卤制啊、蒸汽的压力是可调节的,然后压力越大的情况下蒸汽越足开锅速度也就越快的。
小米集团(HKEX: 1810)今日发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总收入达到889亿元,同比增长32.0%;净利润为51亿元,而上年同期3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62亿元,同比增长20.1%。
详见:小米第二季度营收889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62亿元财报发布后,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兼国际业务部总裁卢伟冰,副总裁、CFO兼天星数科董事长林世伟等高管出席了随后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了数位分析师的提问。
以下即为本次电话会议媒体问答环节实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注意到小米的营收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实现增长,而且增速总体呈现扩大的趋势,请问管理层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管理层对于三季度及全年的业绩展望是怎样的?
卢伟冰:我先谈一下你提到的增长,大家都看到我们连续四个季度实现持续的增长,并且我们增长的势头还是不错。对于增长而言,我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公式,一个企业的增长最后是品类×市场,品类×市场就是说一个企业要不断地进入到未来有潜力可扩大的品类。
刚才我也讲说小米汽车在上市之后,预示着小米从品类的角度,我们的三条曲线,已经形成完整的布局——手机、平板、可穿戴的个人设备,以大家电生产链为核心的家庭设备,以及为汽车为核心的出行设备——大家也看到这三条增长曲线已经完全补齐。
另外,我觉得市场角度的逻辑,就是说我们能不能把这么多的产品卖到更多的市场里去,所以大家已经看到小米手机的全球布局现在越来越完整,发展的均衡度越来越好。
像这次我们在拉美地区第一次历史性地拿到了第二名,我们在中东稳定在第二名,在东南亚我们重新回到了第二名,即便是原来我们最弱的非洲,也稳定在十几个点的市场占有率,并且我的印象里其市占率同期增长有三点几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有能力在全球不同市场实现均衡发展,并且能做到比较好的市场位置,这就是小米今天增长的一个简单模型,而这个模型的背后是小米的两个战略。
第一个战略就是我们的“人车家全生态”,第二个战略就是我们的全球化战略,也就说我们要把小米在中国的“人车家全生态”成功实践不断复制到全球各个市场去,这就是我们大业务的基本底层逻辑。我觉得过去这几年,我们基本是按照这些战略往前去推进,只是今天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开花结果。
至于你所关注的三季度和四季度业绩,我觉得三季度已经特别具体,所以我来谈一下对四季度及全年的基本展望。我认为今天大家可以看到小米对于整个业务的把控性、可预测性和可视度越来越好,所以说我觉得不论三季度还是四季度,基本上是会按照持续成长的大趋势去走,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对于全年来看的话,我可以谈一下手机业务,我们在第一、第二季度同比去年增长了近两千万台,去年我们是1.46亿支的出货,也就是即便我们下半年不增长,小米今年全年也可以达到1.65亿支,1.65亿支在全球所有主流品牌里面,我觉得应该是增长最快的。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手机是一个存量市场几乎不增长的领域,也就是说我们增加了两千多万台,就意味着可能别的公司就要掉两千多万台。
另外,小米平板来到全球第五,但我们跟第三名的差距已经非常非常小了,所以我在内部一直在说,我们有没有可能三季度或者四季度冲到全球前三去。可穿戴设备方面,不论是耳机还是手表,小米基本上都做到了全球第二或者全球第三的位置,我们的各个业务发展都还是非常好的。还包括我们的大家电,今年也应该能够实现百分之四十几的增长,我觉得这些业务的基本增长模式维持到第四季度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汽车业务方面,我们原来所宣布的十万台交付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十月份完成,全年看能不能完成十二万台,其实十二万台全年只有九个月的交付时间,因为我们是从这四月才开始交付的。在汽车行业,我相信这个速度一定是创造了全球历史上最快的单车交付记录。小米讲究的是稳健经营,从公司过去连续多个季度的财报交付情况来看,大家应该也基本看出这一特点,而这背后其实就是过去几年我们的能力建设,我们的投资,技术进步等等方面的结果,也是市场对我们所做的回报。
《智富》杂志:想跟管理层请教一下,截至目前小米汽车的交付情况是怎么样的?另外汽车产能提升进展如何?还有全年交付目标是否有变化?
卢伟冰:我们也披露了二季度小米交付了2.7万辆车,但在二季度的三个月中,也就是4月、5月、6月所交付的量其实是逐月攀升的,比如我们6月份交付了一万多辆,现在月交付量就稳定在一万多台。
另外,我们在前段时间对工厂的产线做了改造,从单班生产改造为双班生产,推动我们大幅度提高了整体产能,所以可以说我们的交付的量,以后每个月应该都会有持续的提升,所以我们把交付量的全年目标调整为冲刺12万辆,目前来看我觉得我们还是有信心的。也借这个机会,我想非常感谢一下我们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确,我们在订单火爆了之后,也紧急向他们增加了订单,他们也紧急协调我们的交付,所以小米汽车的交付结果,也是小米的生产制造团队,以及我们的供应链团队和我们的供应链的合作伙伴,一起努力的结果。
目前,我们还在不断地挖掘产能,所以我想未来的交付会越来越好,我们对此也充满信心。最近大家也看到我们的订单交付周期也缩短了,像SU 7 Max的话,我们已经缩短了五到六周,而且新增订单的势头也是非常强的。
新华网:想请问一下卢总,我们注意到这个季度小米包括智能电动汽车在内的创新业务净亏损有18亿元,能看到我们汽车单车亏损大致有6万多,请问一下卢总亏损的原因有哪些?怎么看待这个亏损水平?
卢伟冰:我们在发布季报的同时,也同步发布了我们汽车的毛利率,大概在15.4%左右,这个毛利率还是让很多投资人,分析师和媒体朋友,感觉到这是一个不错的毛利率水平。参考很多同行的毛利率水平,他们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维持着一个非常低的毛利率水平。
大家也注意到新业务还有18亿的亏损,我想大家可能也很想知道造成亏损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今天我们汽车业务才刚刚起步,造成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我们的规模还比较小,汽车是一个典型的需要依赖规模效应的制造行业,如果没有足够的规模,就会非常难。第二是我们在第一辆车上的投入非常之大,雷总也多次讲过,我们的第一辆车一定要有10倍的投入去做,这些投入的消化还需要一些时间。以上两点是我们亏损的主要原因。
另外,我们的第一辆车是一台纯电轿车,在所有车型里面——纯电轿车,纯电SUV, 增程或者插混SUV等——纯电轿车的成本应该说是最高的,电池仍然非常贵,从对毛利率的友好度来看,纯电轿车也是最难的。前面谈到这些基本就是小米SU 7产品造成公司财务亏损的几个原因,但是我相信,随着我们未来规模的不断扩大,产能的不断挖潜,交付能力的提升,相信未来我们的亏损会进一步的收窄。
澎湃新闻:我们关注到除了亏损,小米这个季度在智能电动车新业务整体毛利率也达到了15.4%,想请问管理层是怎么看待这个毛利率水平的?未来小米汽车的毛利水平可能会是怎样的变化趋势?
卢伟冰:最近,汽车公司在先后发布财报,也都公布了毛利率水平,小米汽车的毛利率水平,基本上是硬件所贡献的,如果这样看的话,我认为我们的毛利率水平还是不错的。毛利率对我们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拥有合理的毛利率水平,你的费用是可以通过规模的扩大来做分摊的,而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毛利率水平,可能会造成规模越大,亏损就越大的情况。对于公司的毛利率水平,我也想大家去对比一下特斯拉,大概是13.9%,也可以去横向对比一些其他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对于公司的第一款车来讲,我们认为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而这个毛利率背后,还是体现了小米几个比较重要的能力,第一就是我们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对于小米的第一辆车,我们供应链的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
第二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在我们自建工厂之后,我们对工厂潜力的挖掘还是不错的。第三是供应链对我们的信心,虽然是我们的第一辆车,但是我们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对小米的未来非常看好,也就是说他们所给我们的成本可能对应的不是这个量级的出货,可能是更大的量级,但因为他们看好小米,所以提前给了我们非常多的成本释放。以上几个方面推动我们实现非常好的毛利率水平。
关于未来的毛利率变化趋势,我觉得主要取决于规模,只要规模能够大起来,就能分摊成本,对此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我们的汽车业务发展到现在,过了两道关,第一道关是上市能不能卖爆,这方面大家也已经看到了,我们做得很成功;第二道关是卖爆之后能不能有持续订单进来,我们在经过了四五月份非常火爆的局面之后,六七八这三个月的订单量也是非常不错的,我们现在预计未来也会越来越好。我们关注的是未来的增长规模,较大的规模能够推动成本的持续下降,进而推动毛利率在未来的不断提升,对此我们是比较有信心的。
总结来讲,汽车业务到目前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超出了行业对我们的预期,也超出了供应链对我们的预期,并且我们现在的订单还是非常的稳定,新订单的情况也是非常的不错,所以,我们对实现全年的交付目标有信心,对全年的成本控制和毛利润水平的不断提升也非常有信心。
人民网:我想请问一下小米高端化战略在二季度有什么新的进展?小米SU 7上市以来对高端化的影响是怎样的?
卢伟冰:我觉得二季度公司的高端化进展还是非常不错的,主要看以下几个指标,第一是我们高端产品的内部占比情况,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市场,我们的出货量占比达到22.1%,同比去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
第二,我们也特别关注了市场占有率,大家可以看到,在3000元到4000元的价格段,我们同比提高了5.3个百分点,4000元到5000元的价格段同比提高了3.5个百分点,5000元到6000元价格段同比提高了2.3个百分点,我们在每个价格段的市场占有率都在不断地扩大。我们今年在海外市场也实现了非常高速的增长,大约接近翻倍。
我们刚刚发布了两款折叠手机:大折叠和小折叠,大折叠价格段在1万元左右,突破了1万元的门槛,小折叠差不多在6000元到7500元左右。小折叠在上市之后完全卖爆,到现在为止,下单之后的交付周期还是比较长的,并且小折叠手机32%的用户来自于iPhone用户的换机,有55%是女性用户,与这几年我们在手机业务中的持续技术投入,用户洞察不断深化等方面都有关,也对我们的高端化战略有非常好的支撑作用。
同时,小米SU 7的推出也明显让我们有很大的受益,举个例子,小米SU 7的女性用户占比非常高,我们统计的是小米第一款车的用户中,女性用户的占比接近一半,这样的情况对于我们产品的女性用户扩圈有着非常好的效应。另外,像小米小折叠的发布成功,对于SU 7女性用户的破圈有着非常直接的帮助作用。我觉得手机这个品类越来越进入一个成熟期,大家的关注度越来越低,但是汽车的关注度很高,反过来也有利于用户对于手机关注度带来加持,7月份的新品发布会效果尤其明显。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所说的人车家全场景战略,汽车跟手机的联动才刚刚开始,相信未来还有非常多的潜力可挖。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用着小米手机,开着小米汽车,家里一堆小米产品的全家桶,这样的场景会越来越多。
经济观察报:想请问一下,二季度手机大盘出现增长,而小米手机出货量增长快于大盘,原因是什么?是否可持续?注意到手机毛利率有一定的下滑,原因是什么?
卢伟冰:我们的出货量增速比大盘还是快不少,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手机产品的竞争力越来越强,我认为公司高端、中端、低端产品的竞争力都在变强,大家也能感受得到,一个品牌可能在某个季度实现快速增长,但要获得持续增长还是挺难的,通过了解每个季度的手机销售排行榜的变化,可以了解到小米产品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
第二是公司全球市场的扩张,小米是中国品牌里面全球布局最完善的,没有之一,我认为我们就是最完善的,我们在各个区域的布局都非常非常强。关于你提到的是否可持续的问题,我觉得一定是可持续的,因为这是我们的基本面,只要我们的基本面在,只要我们基本面不出问题,就是可持续的,不论看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还是后续,我相信大家都能看到小米持续成长的动力。
关于手机毛利率的问题,有几个因素可以考虑。第一个是产品发布的节奏,比如我们有一些高毛利的产品,例如小米14系列,是去年四季度发布的,到了今年二季度,基本上进入到降价的周期;像国际业务中的Note系列,是今年一月份发布的,是对我们国际业务利润贡献比较重要的产品线,也会进入到调价的周期,这是我所说的产品节奏。
第二,在二季度,国内的618大促季确实会对我们的利润造成影响。第三是内存成本以及屏幕成本的上涨,会造成我们毛利润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即便毛利润出现下降,我们在二季度还是维持了12.1%的毛利率水平,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毛利率。整体来看,我们手机业务的整体经营和盈利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另外,物联网业务的利润率在二季度环比一季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品类互补。所以我认为小米整体的盈利稳健性还是非常强的,手机这个品类也是非常可控的。
封面新闻:请问管理层怎么看待小米大家电业务的发展?
林世伟:这个季度,小米大家电业务的收入和毛利率都非常好,最主要原因还是刚才卢总说过的产品能力,我们过去几年逐步改善了大家电的产品能力,包括我们的空冰洗,包括平板,以及可穿戴设备,我们都在探索如何提升自身的产品能力。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渠道效率,比如如何利用我们的线下门店、小米之家来展示我们的其他物联网产品,让消费者可以在线下看到我们更多的货品。同时,我们也在增强出海能力,随着公司海外布局越来越完善,我们也在海外推出了一些新的SKU,包括我们的平板,最近在海外市场也卖得非常好,今年的出货量同比翻了一倍,也排在全球的前五。
公司大家电的产品能力和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这个季度我们的空调出货量超过330万台,市占率达到了全国第四,冰箱和洗衣机也有不错的增长。我们也在探索有没有机会把我们的大家电引入海外业务,我们觉得在物联网产品、大家电等方面,未来都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华尔街见闻:我想问一下小米手机出货量增长中,国际市场的贡献是怎样的?小米全球布局是否有新进展?重点会关注哪些区域?
卢伟冰:从小米手机的出货量来看,国际业务贡献肯定是占绝大部分,因为国际市场的整体规模还是要大很多,二季度,我们在很多市场的优势在扩大,例如我们在58个市场中出货排名居前三,在70个市场中排名前五,并且我们在拉美、中东、非洲、东南亚等重点区域已经获得更多的份额。中国区还是小米的大本营,并且它承担了我们最重要的高端化使命,只有高端化才能够把我们如此高投入的研发成本进行分担。
关于全球布局中的新进展,前段时间大家应该看到了一个信息,就是我们在日本市场第一次来到前三名,所以最近我们还是对很多发达市场进行了重点的研究和投入,像日本、韩国、英国这样一些市场,我们也在重点地关注和投入。日本市场的成果是我们过去两三年努力的一些小结果,相信后续在日本这样一些高净值的市场里面,我们的表现也会越来越好。最近我们还做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加大小米之家在国际市场的拓展,未来在大家到海外出差和旅游的时候,可能会越来越多地看到我们的门店,这是我们在国际业务上的一些主要动作。
证券日报:想请教一下卢总,我注意到小米提出了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业务,请问人工智能对小米业务的赋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目前有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卢伟冰:我们在去年发布了技术战略,就是软硬件的深度融合和人工智能的全面赋能,过去这一年多,我们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战略进行部署和落地。
第一个方面,人工智能对我们产品进行了加持,像手机产品,我们刚刚发布的两款折叠屏手机和麒麟至尊版,对于小爱同学的多模态识别和理解能力做了升级,能够做到人工智能的文档问答、人工智能的图片问答和人工智能的智能成片。
另外在汽车业务方面,人工智能对我们汽车智能辅助驾驶、自动泊车以及小爱同学的语音交互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支撑。我们的中文大模型在7月份也首次搭载到小米Su 7上,提供车外唤醒防御功能,同时我们的自动泊车功能被大家评为自动泊车的天花板,背后也是采用了端到端的大模型。
除了企业产品之外,我们在工厂里面也应用了非常多的人工智能技术,例如大家所熟悉的汽车工厂里,我们的人工智能仿真系统开发出小米碳钛合金,并且通过先进的机电性能人工智能仿真模型打造了小米超级电机V6和V6s。在昌平智能手机工厂里,我们刚刚出货了第一千万台智能手机,其设备自研、工艺百分之百自动化和软件达到百分之百的自研率,背后也采用非常多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就是说小米的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应用在产品中,还用在很多生产制造中。
大河财立方:想请问一下小米线下布局目前有什么新进展和新规划,以及小米汽车上市之后线下销售服务网络铺开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卢伟冰:我们在中国市场对于今年新零售策略的定位是再扩张和升级。关于再扩张,我们在2021年我们达到1万家店,2022年做了门店的提效,2023年我们做了一些整合,今年我们再扩张,此前定的目标是今年扩张3000家,目前来看,上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2000家,按照现在的进度,我们有信心全年完成4000家,今年小米之家的再扩张速度超越我们的预期。关于升级,就是把我们原来建成的小米之家进行全面的升级,包括面积升级、位置升级和生态升级。面积升级就是说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会开越来越多的大店,尤其今年我们把500平米以上的大店作为我们开业的重点。
第二是把原来位置可能不是最好的门店,迁移到最好的位置。第三是调整小米门店货品的陈列,增加生态体验方式。以上是小米之家在中国市场所做的一些改进,这些规划和动作助力小米线下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去年年底是八点几,到今年二季度的10.4,大约在半年时间内,我们线下的市场份额提高了两个百分点,所以说我们的策略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关于汽车销售网络,我们充分吸收了或者充分借鉴了小米新零售,又或者说是小米新零售在汽车业务的延伸。我们以小米新零售作为内核,同时结合了汽车业务的特点,构建了小米汽车的新零售,这个新零售的特点,就是直营是我们的内核。
大家今天去看我们的汽车或体验我们的汽车,可以到三个地方去,一个地方是小米自营的交付中心,一个是商城中的汽车融合店,一个是在传统4S商圈中我们开的2S店。我们跟其他公司最大的不同是,小米所有车的交付都是由小米100%自营的,因为大家很多体验不好的地方是出现在交付这个环节的,所以我们采取了100%自营的方式。
此外,我们全链路的数据化能够保证用户权益不受侵害,保证服务质量的一致性。基于这个模型,我们在3月28日的时候,全国只有59 家门店,到7月底就已经超过了100家。我们最近陆续在北方的城市建成了我们的交付中心,方便用户在北方体验和试驾我们的车。
小米汽车的整个销售服务网络还在快速扩张之中,但在这个扩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保证网点的服务质量。可以说小米汽车在新零售上的适配,充分证明了小米新零售跨品类的普适性,也就是说小米新零售不仅仅卖手机,也不仅仅是卖产业链产品,也能够卖大家电,也能够卖汽车。小米之家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非常重要的载体,这个载体既保护了我们商业的闭环,也包括用户对人之家全生态的体验,非常的强大。
我们今年的目标也是在海外扩展小米之家网络,未来在不同国家落地小米之家全生态。我个人还是非常感慨的,小米新零售正在发挥它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刘明亮 炒股什么是杠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