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开始上了,但年毕竟还没有完全结束,最近和玉大叔注意到总有粉丝在后台留言,问大叔怎么看待今年的和田玉市场,在金融市场的困局之下人人自危,言语间透着担忧和迷茫。今天咱们一起拨开迷雾关于股票的,盘一盘在新年之后,玉石行业的未来究竟藏着怎样的“危”与“机”。
和玉大叔每天在玉石市场里转,嘈杂的人声和热闹的交易场景表面上显得繁华,但在这份繁华背后,其实整个玉石行业(包括翡翠和其他的一些珍贵宝玉石)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玉友看到的是生意难做、大环境不景气,甚至期待和田玉价格能有所下降。然而现实却往往出人意料——和田玉的交易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某些领域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这究竟是为什么?
咱们必须要明白一个残酷的现实:和田玉,尤其是优质的籽料,它不是A股里的韭菜,割完一茬还有一茬。它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挖一块少一块!因为互联网的助推,随着过度开采,籽料的产量是肉眼可见地减少。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于籽料唯一产区——和田的沙石料厂的整顿力度愈发严格。现在已经没有几家能轻易拿到砂石料的开采权利了。此举确实保护了自然资源,但另一方面也让玉雕加工厂、玉石原料商和从事玉石生意的同行们面临着生存危机。
没了稳定供应的新料,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去市场上抢啊!所以大家看到的是,即使大环境不好,玉石交易反而更加火爆,价格也水涨船高。这就像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鼓声越来越急,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行情倒逼着价格,咱们别说最近几年,就算算最近十年,籽料价格的下跌几乎是不可能的。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价格的高昂,而资深玩家(包括玉商)对优质料的存货心理更进一步推高了市场价格。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和田玉这行水深得很,千万别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能捡到便宜。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只可能是陷阱!
大叔知道很多朋友在买了玉之后,到处找人鉴定。其实鉴定和田玉只需要十几块最多几十块的鉴定费,专业的机构可以很快得出结论,但您要的是成分鉴定吗?肯定不是,真正对价格甚至未来增值前景的预判,才是咱们玉友想要的,这不仅要看经验,还要看眼力,更要看人品。这就像你让一个修自行车的师傅去鉴定二手宝马车,他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吗?
玉雕行业的瓶颈
如果说资源的稀缺是玉石行业的一大危机,那么玉雕业的发展同样不容忽视。按照销售端的观察来看,和玉大叔也觉得现在选货越来越难,玉雕作品中老套、俗气的题材屡见不鲜,什么“喜事连连”、“马上封侯”、“一念之间”、“连年有余”等拼凑谐音的设计泛滥成灾。这种缺乏文化深度的创作不仅让玉雕的艺术性逐渐丧失,也让热爱玉雕的消费者对行业失去新鲜感。
这种现象并没有因为市场的扩大而消停,反而随着现代数控技术的普及,玉雕创作的工艺门槛被大幅降低。曾经需要玉匠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实现的对称性、比例完美等工艺细节,如今通过电脑即可轻松完成。未来一定会到来的AI设计可能会让这个速度加快到数倍,使得人们对玉雕工艺的敬畏感逐渐消失,仅凭精准的模仿显然已无法打动消费者。
现代的藏家更看重作品的思想性和创新性,抱着老旧“匠人”思维很难再适应这个时代。我们想想看,在古代没有先进的工具,玉雕师傅全凭一双手,一点点地雕琢,一件作品往往要耗费数年甚至数十年。其实古玉的工艺价值占了很大比重,大叔认为这个才是未来的方向。
文化复兴,玉石人的使命与担当!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田玉更应该肩负起传承和弘扬的使命。目前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已经是趋势。其实玉石作为高端文化消费品,线下体验依然不可或缺。可惜对于小型商家来说,仅靠线下销售很难维系生存。能否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抓住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力,将成为这个行业发展成败的关键。
玉石文化的传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大叔作为玉石行业的一员,应该有足够的信心与决心,推动玉石行业在创新中前行,时代在进步,传承不是守旧关于股票的,创新才是最好的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玉石、喜爱它,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把玉石的天然之美和人文精神完美结合,创作出既有艺术价值,又能引发人们共鸣的作品。